全国驻点:成都、重庆、贵阳、遵义、萍乡、西宁、乌鲁木齐
客服电话:133-0821-6781(鲁先生)

汇票资讯

票据资讯

险资借道沪港通出海政策将出 风控拉紧警戒线

来源:网易金融 发布日期:2014-11-19 21:58:52

在沪港通落地之际,资本市场各路机构跃跃欲试,保险资金也在谋求投资空间。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,目前,在已出台一系列险资运用政策基础上,有关部门正发起研究险资出海投资支持方案,与之配套的保险资管产品发行有望在政策带动下获更大空间,并分羹海外市场。投资沪港通的政策指引将成为上述支持方案的组成部分。

机构人士认为,起到“预热”作用的沪港通有望成为险资试探海外资本市场的“温度计”。风格审慎的保险机构依然严守风控警戒线,从险资参与沪港通的意愿看,机构出手时机可能会有所延后,在海外资产配置方面短期内可能将难出现大的改变。

政策酝酿再发力

早在沪港通启动前,险资海外投资便已起跑。但是,险资海外投资并未如其它大类资产配置一样,在比例上和成功案例数量上迅速上升。保监会数据显示,目前险资境外投资余额约153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不足1000亿元,占险资运用余额总量比例不到1.1%,距离15%的监管比例上限尚存空间。

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有关部门人士处获悉,保险业新“国十条”及后续与险资运用有关的政策相继出台后,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险资参与金融创新和投资支持方案,相关政策将惠及险资海外投资。

支持险资投资沪港通将列入上述方案框架内。前述人士表示,保险机构是沪港通重要参与者,对已通过多个渠道投资海外的险资而言,沪港通将是关键出口。研究并推动相关配套支持方案,将为保险业发展带来新机会。

在政策推出时机上,有关部门将考虑与整个资本市场投资政策整体推进节奏相协调。在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等相关规定明确后,上述支持方案将择时推出。

在保险资管产品层面,新政正在酝酿。保监会人士表示,由保险资管公司发起产品募集资金投向境外的操作尚处于试点状态,参与机构热情较高。在经过一段试点并总结经验后,相关政策将出台,以进一步规范保险资管产品创新型业务。有关部门正在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合作,研究并推动资产管理产品发行由审批制向注册制转变,以提高相关产品发行效率和注册量。保监会人士认为,在成熟的注册流程推出后,投资海外的资管产品将受益,险资出海步伐有望加快。

机构出手料延后

保监会数据显示,截至三季度末,险资运用余额达87676.57亿元,各大类资产配置比例都存在增量空间,其中海外投资空间较大。

人保资管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,在2012年《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》框架下,险资境外投资应选择指定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中的货币市场类、固定收益类、权益类和不动产产品。实际情况是,保险公司正尽可能顺应投资环境,在海外投资中“趋利避害”,调整投资结构。

保监会数据显示,从股票配置情况看,公开市场权益类产品是险资境外投资主要品种,其中港股占全部股票投资的98%。基础材料类股票暂时成为保险机构投资港股最大行业,金融、公用事业、工业和能源类股票紧随其后。在债券方面,险资境外投资外国公司债券占比已超过中国企业债券。

港币资产依然是险资境外投资主要部分,占比约为82%,其中港股资产占比接近60%。前述资管人士认为,这样的局面对险资把握沪港通投资机会,进而以香港市场为跳板进入全球资本市场有明显优势。一方面,在沪港通推出初期进行多元化配置组合,寻找港股市场中超出A股题材的“存货”,可博取可观的长线收益;另一方面,在币种操作上存在一定灵活性,可帮助险资在出海过程中规避一部分汇率风险。

这位人士表示,从沪港通初期情况看,险资并未出现抢眼动作,因为投资风格偏向谨慎,多数机构正在蓄势待发,短期内大幅调整投资结构并成规模入市情形不太可能出现。在借道沪港通“出海”的预期下,险资在海外投资的结构配置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出现“颠覆”,部分机构的出手时机可能将延后。

上海某保险公司资管人士表示,目前北上资金远远活跃于南下资金,对国内险资来说正是发力机会。从拓宽投资渠道和平衡投资结构、分散风险角度出发,保险机构将有更大意愿选取并长期持有港股市场中的潜力股,成为南下资金重要投资者,发挥市场“风向标”的作用。以往险资投资港股渠道较为顺畅,但投资流程和结构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优化,后续政策整体上应鼓励释放险资投资能力,鼓励机构更多参与港股及海外市场投资,提升资金运用能力。

风控拉紧“警戒线”

在更多政策出台前,险资投资风控“警戒线”已拉起。保监会人士表示,在研究险资沪港通及海外投资等相关政策过程中,管住后端,确保不发生区域性、系统性金融风险,已成为方案制定前提。

这位人士介绍,目前,国内有36家保险公司已获委托投资境外的资格,资产管理公司在拓展第三方业务方面表现踊跃。在海外投资项目中,目前唯一的行政许可环节是对委托人的审批,如一家保险公司没有进行过海外投资,在首次申请资格时,需进行行政许可流程,将按投资模式选定的受托人和托管人材料一并报送。随着下一步海外投资格局扩展,在现有资管公司基础上,预计在境内外的受托人里还会有新面孔出现。“海外投资目前总体来看规模较小,呈平稳增长态势,但并不意味着投资弱,这方面险资有极大潜力。”

上海某资管公司人士表示,从海外投资情况看,2014年险资增速迅速,2015年可能将成为加快布局关键年份。沪港通此时推出,起到“预热”作用,险资可通过港股试探海外资本市场“体温”。在风险控制要求严格前提下,险资入市节奏可能会较为缓慢,因为包括港股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情况更为复杂,对保险机构投研水平、风险控制和委托人遴选等都提出更高要求,人才储备、资金运用和管理能力、决策流程等相应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。